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音乐专辑 > 蓝调在东方

蓝调在东方_音乐专辑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蓝调在东方

又名: Blues in the East

表演者: 刘索拉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CD

发行时间: 1994-05-03

唱片数: 1

出版者: Axiom

条形码: 0731452400321

专辑简介


《蓝调在东方》包含两个主题故事:一是取材自《今古奇观》中“俞伯牙甩琴谢知音”的叙事风格音乐,名为《碎琴》;另一个故事题材为《昭君出塞》,音乐灵感则得自四川清音。音乐技巧包罗万象:说书大鼓、京剧中的念白方式、越剧凄美的节奏以及最能舒放原始情感的梆子唱腔,融合西方蓝调的情绪表达方式、爵士乐中即兴的音乐概念、教堂音乐和说唱等等。在乐器的使用中创新地加入了民族乐器琵琶,除了赋予这种古老乐器新的生命力之外,刘索拉也开拓性的将人声做了另类尝试,使人的声音作全方位的延展。时而清如鸟鸣、时而如大军前行,她的声音不断会唱歌,还会演戏。
  《蓝调在东方》是在探求蓝调音乐与中国演唱艺术的结合点,《中国拼贴》则是在挖掘中国民乐家以及民乐元素的潜力。“我不反对民乐原汁原味地表现,但我毫不怀疑它还应该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让现代的民乐家感到自己的作为。中国乐手演技绝伦,且有无限创造力,但只需拿来老祖宗留下的即兴绝活好生玩味,再细听外域之新声,感受自身浑然底气,就能随意拈来铿锵之韵……”刘索拉在谈到自己的音乐时这样说。
  《中国拼贴》显露了她目前音乐创作的两大目标:其一是与中国器乐家合作,打破传统音乐框架,填补与现在观众之间的鸿沟,寻求更鲜活的出路;另一个就是继续以人声表现这世界上所有的声音,并串以音乐性的组合,恢复人类对自己声音的古老记忆,探索了人声的各种可能性,重新定义了人类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和极限。
  1999年11月20日,刘索拉在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一场由“刘索拉和她的朋友们”表演的节目格外抢眼,引来了母校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知名作家王蒙、史铁生、王朔等文艺界名流也莅临助阵,为音乐节推波助澜。演出当天场面异常火爆,许多爵士节以外的观众专程来看她,以至于刘索拉演出结束后一半人都离场回家,接下来的立陶宛乐队冷清得过分。
  在爵士节的现场,刘索拉用自己的人声和琵琶、电贝司、架子鼓合作,表演了无法归类的奇异音乐。她的音乐中,不仅有爵士乐和布鲁斯的成分、学院派实验音乐的成分,更多的还是无词的哼唱、叫喊以及歌剧、中国戏曲、民歌甚至“跳大神”的片段。舞台上的乐器发出种种对中国听众来说还很陌生甚至有点发癫的神经质的声音,在疯狂和狂喜的临界点上,是硬朗的鼓点,雄壮的男子的叫声,还有她自始至终似乎在整个剧场上空游走的尖尖的迸云裂帛的声音。那些还能分辨出一点点踪影的民族音乐元素已经极度变形地和她自己的音乐缠在一起了。就像她1996年在日本发表的专辑《中国拼贴》一样,这个现场也像是将许多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元素拼贴到了一起,显示出开放的胸怀和融会贯通的勇气。
  刘索拉这种拼贴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特色贯穿了她的多张专辑,也给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她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大胆运用,也拓宽了这些古老乐器的发挥空间和创作思路;她对人声的肆意挥洒,则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人声表演方式,彻底解禁了人声演绎的条条框框。从这些角度来说,刘索拉的选择是成功的。展开内容>>

曲目


Tracks:
A 伯牙摔琴/The Broken Zither
1. 序/Introduction (2’ 01)
2. 伯牙探奇/Boya’s advertures (3’ 50)
3. 遇子期/Meeting with the woodcutter Ziqi (6’ 35)
4. 说琴/A discourse on the Zither (7’ 24)
5. 寻子期/The appointment with Ziqi (10’ 52)
6. 哭子期/Boya’s lament (6’ 54)
7. 摔琴/Breaking the Zither (6’ 18)
B 昭君出塞/ Married To exile
1. 出长城/Beyond the Great Wall (4’ 09)
2. 雁儿呀/The goose (4’ 31)
3. 回头看/Looking back (3’ 56)
4. 人到边关/The nation’s boundaries (3’ 56)
5. 亲娘/Oh mother (3’ 37)
关键词: 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