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音乐专辑 > Haydn & Boccherini: Cello Concertos

Haydn & Boccherini: Cello Concertos_音乐专辑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Haydn & Boccherini: Cello Concertos

表演者: Joseph Hayden/Luigi Boccherini/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Maurice Gendron/Raymond Leppard

流派: 古典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Audio CD

发行时间: 1990-05-17

唱片数: 1

出版者: Polygram Records

条形码: 0028942248120

专辑简介


海顿的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C大调,Hob VⅡb-1,约作于1765--1767年间,在贵族文库与图书馆中曾埋没了近200年,1961年才由捷克音乐学者从布拉格国立图书馆中发现。共三个乐章:1、中板,C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形式。以呈示愉快的第一主题开始,穿插以第一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化的第二主题。在弦乐伴奏下,主奏大提琴的呈示部,相当于复奏形式中的主调。发展部自两个主题与小结尾以属调再现而开始,主奏大提琴将呈示素材予以发展。再现部以主奏大提琴为中心进行,经华彩部分而进入总奏以第一主题开始的结尾部终结。2、慢板, F大调,3段体。为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呈示的抒情乐章。主部由弦乐合奏呈示两个妩媚的主题,第二主题以主奏大提琴为中心,予以变化扩大。中心主题以属调再现而开始的中间部,充分发挥了主奏大提琴的技巧,一面形成小调,一面形成淡淡的阴影,与主部形成鲜明对比。然后主奏大提琴以主调再现中心主题而回到主部,插入短小的华彩,以副主题静静结束。3、很快的快板,C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为动机,第二主题前半与第一主题有关联,后半呈旋律化。两个主题呈示后,是主奏大提琴与弦乐为中心的主奏呈示部,由第二主题前半动机开始的发展部,由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呈示前半部分,有合奏呈示后半部分。再现部同样由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呈示,由合奏的短结尾部结束。
  意大利大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博契里尼是与海顿同时代的作曲家,1769年定居西班牙,1887年被普鲁士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任命为“御前作曲家”,1797年重返西班牙后因生活贫困而死。博契里尼创作的大提琴作品对于大提琴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博契里尼一共做有12首大提琴协奏曲,大约都是1770至1772年期间的作品:第一号降E大调;第二号A大调;第三号D大调;第四号C大调;第五号D大调;第六号D大调;第七号G大调第八号C大调;第九号降B大调;第十号D大调(只有这一首作于1782年);第十一号C大调;第十二号降E大调。这十二首协奏曲中,最著名的是第七、第九号。
  本专辑收录了海顿的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和博契里尼的第七号G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由英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雷蒙德·李帕德(Raymond Leppard)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精彩演绎。送给喜欢大提琴的朋友们!
  意大利作曲家。1743年2月19日生于意大利卢卡(Lucca)。幼年随父学习音乐。13岁开始作为大提琴手登台演出。14岁被送到罗马学习。回到卢卡后作为大提琴手加入市中心管弦乐团。不久创作和演奏都获得很大成功。1767年到法国旅行演出。1769年移居马德里,演出虽不太成功,但受到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的赏识任命为宫廷作曲家。1797年重返西班牙,后因没有赞助人而贫穷潦倒,1805年5月28日逝世于西班牙马德里。
  他的作品继承了意大利的器乐传统,旋律优雅,力度富于变化。现在主要作品有29部交响曲、11部大提琴协奏曲、91部弦乐四重奏等。 代表性作品《A大调小步舞曲》,至今仍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奏。他是在海顿之前,第一个确立弦乐四重奏形式的作曲家,并为之创作了超过100部的作品。在演奏上, 他是最早在大提琴上使用姆指把位(thumb position)及双音(double stop)技术的艺术家,对18世纪后半期大提琴演奏有着深远的影响。
  奥地利作曲家。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一个车匠家庭,母亲是厨娘,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这使他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熏陶。海顿家境贫苦,六岁离开父母到维也纳,八岁被选入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17岁嗓子变声,不得不离开唱诗班,流落街头。虽然生活困窘,但他仍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艾斯特哈泽亲王的帮助,成为他的宫廷乐师。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
  海顿性格善良、诚恳而质朴,是一位人道主义者。这些性格在他的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他还热心关怀青年音家,莫扎特、贝多芬等都曾向他求教,并且尊称他为“我们的父亲”。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一生创作了104部交响曲, 其他还有许多歌剧、神剧、清唱剧、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室内乐作品。代表性作品有交响曲《惊愕》、《午别》、《时钟》、清唱剧《创世纪》和《皇帝四重奏》等。他对交响曲体裁形成和完善作出巨大贡献,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海顿的作品风格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如同优美的田园诗。他总是用这种笔调来歌颂大自然,歌颂生活,而不象贝多芬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性。在他的作品中,还经常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海顿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
  毛利斯·詹德隆(1920--1990 ),法国大提琴家、指挥家。1920年12月26日出生于法国尼斯,1990年8月20日在法国逝世。詹德隆在尼斯与巴黎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独奏家身份在欧美旅行演出,获得广泛好评。1945年首度在伦敦演出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协奏曲。詹德隆经常在法国和德国举办大师班。1970年任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教授。1971年到1972年担任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助理指挥。1984年到上海讲学和演出。他的演奏流畅自如,如月光辉煌而明快。

曲目


JOSEPH HAYDN(1732-1809)
Cello Concerto in C, H. Ⅶb No.1
1. Moderato[9:42]
2. Adagio[8:25]
3. Allegro molto[7:17]
LUIGI BOCCHERINI(1743-1805)
Cello Concerto in G
4. Allegro[7:55]
5. Adagio[5:40]
6. Allegro[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