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音乐专辑 > Herbert Von Karajan: Beethoven - Missa Solemnis in D Major, Op. 123

Herbert Von Karajan: Beethoven - Missa Solemnis in D Major, Op. 123_音乐专辑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Herbert Von Karajan: Beethoven - Missa Solemnis in D Major, Op. 123

表演者: Herbert Von Karajan/Anna Tomowa-Sintow/Eric Tappy/Ruza Baldani/José Van Dam/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Vienna Singverein

专辑类型: stereo, DTS 5.1-Channel Surround Sound

介质: DVD-Video

发行时间: 04/08/2008

唱片数: 1

出版者: Deutsche Grammophon

条形码: 0044007343913

专辑简介


《庄严弥撒》、《C大调三十三首钢琴变奏曲》以及作曲家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第30、31和32号)是贝多芬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中的《庄严弥撒》更是前后花了4、5年时间创作才得以完成。而且这部作品诞生的时候,距离贝多芬去世只有三年光阴。似乎作曲家已经提前预知了死神的来临,因此写下了这部具有神圣意义的宗教音乐作品。但是贝多芬显然不想用这种方式来了结自己的艺术生涯,在他心中还有更加重要的理想没有完成,那正是至今传唱不衰的《欢乐颂》!
  在不同指挥的棒下,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有不同的样子。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没有指挥把它当作宗教作品来表现。它是一部宏伟的带人声的大型交响曲。在上个世纪,优秀的唱片一直在出现,托斯卡尼尼、波姆、卡拉扬、加丁纳、赫鲁维格等等,都是教好的版本。克伦佩勒的录音也可以挤身这个行列。他这个晚年的录音,指挥的速度更缓慢和庄严,丝毫没有一丝的廉价的感情和糜俗,仿佛是用一块块大理石垒出一座教堂。可惜,当时的演唱阵容不算最好,也不是在最好状态。有点可惜了克伦佩勒的指挥。
  宗教音乐长久以来就是很多音乐家争论的中心。其实问题的核心是,怎么样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宗教音乐”,究竟宗教音乐是应该回归到16世纪特伦托宗教会议后,帕莱斯特里那那种清澈的弥撒曲模式,还是应浪漫主义的要求,带上更多作曲家个人的色彩。这反映了宗教音乐的两种侧面,一方面,它是宗教仪式的产物,唱词有限定的来源,内容是重演教义,还要带有陶冶教区民众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又要满足作曲家本人的表达愿望。这是很困难的,但是宗教音乐并未因此而贫产。各个时代都有杰作。而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无疑就是这些杰作中的一部。它模糊了那两种针锋相对意见之间的界限。
  鲁道夫大公爵,由约翰·巴提斯·兰匹(Johann Baptist Lampi)绘制。1819年,贝多芬的学生兼赞助人鲁道夫大公爵被封为奥尔默兹大主教。贝多芬献给了后者很多作品,包括第4,5号钢琴协奏曲,《槌子键钢琴奏鸣曲》,还有《B大调“大公”三重奏》Op.97。在1818年,贝多芬就开始为他的登位创作《庄严弥撒》Op.123。但是这部作品要等到4年之后,才交到鲁道夫手上。首演则要到1824年4月7日,而且是在圣彼得堡,稿件是由贝多芬的一位贵族朋友格雷卿夫人送去的。而在贝多芬生前,维也纳只上演了其中的三段,而且不是在教堂场合,而是与《第九交响曲》一起的音乐会场合。贝多芬开始的时候并没打算出版《庄严弥撒》,而是将之献给欧洲各大皇室。普鲁士国王,沙皇,法国和丹麦的国王都认购了一份。路易十八1824年还制了一枚贝多芬金币送给他。根据辛德勒的描述,贝多芬虽然并没因这枚金币有多大的好转,但是却深深以此金币为荣。但到了1827年4月,《庄严弥撒》还是出版了。全欧洲各音乐中心订购抄本数达200份以上。对作品的这种热烈反响,可以看出当时欧洲对该类型作品的诉求。但开始时作品的上演的次数不多,就算难得有一次,也是节选。直到19世纪中,《庄严弥撒》的演出才开始变得频繁起来,但很少是出自宗教场合,而是音乐会形式居多。其实作品自诞生起,已受到多方赞誉。而贝多芬多次在谈话和信中提到,《庄严弥撒》是自己最伟大的作品。而辛德勒则写道:
  从创作一开始,他(贝多芬)就一脱老朋友印象中的那副精神面貌。我得承认,此前与此后我都再没见过贝多芬显出1819年时这般超凡脱俗之气。
  全曲除了《慈悲经》使用希腊语外,其他篇章用的是拉丁语。这部弥撒较之以1807年的《C大调弥撒》显得更宏大。而贝多芬对歌词的处理显得非常特别。在《信经》(Credo)中,当音乐进行到歌词“从天堂降临”时,乐声下沉。而在“飞入天堂”处则显得神采飞扬。“化为肉身”一句来临时,音乐又显出神秘的色彩。《圣哉经》里的独奏小提琴如此轻灵飘逸,仿似天使走过。《庄严弥撒》的题词“生于心,而又念向于心。”也成为了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铭言。
  除了绝对掌控音乐的詮释,卡拉扬对於音乐演出的影片拍摄方法也有一套自己的观点。他深知自己手中握有当世第一流的乐团:柏林爱乐,也深知自己一身精练的指挥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如果三百年后,有人想知道一些关於卡拉扬的事,这些影片会告诉他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指挥帝王期盼以此留下他事业的辉煌足迹,让后世也能清楚听到、看到自己的声音与技巧。这一张拍摄於一九七九萨尔兹堡复活节音乐节的影片就是由卡拉扬亲自担任导演。在宏伟的架构下,卡拉扬让音乐中的自然从容与戏剧性形成奇妙的对比。

曲目


Missa solemnis in D major, Op.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