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音乐专辑 > 歡樂三國志 17: 司馬懿.你又被騙了

歡樂三國志 17: 司馬懿.你又被騙了_音乐专辑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歡樂三國志 17: 司馬懿.你又被騙了

表演者: 侯文詠/蔡康永

发行时间: 20001226

唱片数: 2

出版者: 平安有聲出版品有限公司

条形码: 4717065000390

专辑简介


《三國》為什麼很『歡樂』?
  哪一本小說比《三國》更豐富有趣,更充滿智慧權謀,有更大場景、更多卡司?答案是沒有!所以侯文詠、蔡康永費盡心血、絞盡腦汁重新把古典的《三國》淬煉精華,說成老中青幼所有讀者都愛聽的現代『歡樂版』,讓大家統統一起來迷三國!
  不管你是為了聽史上第一次三國說書版;為了聽侯文詠、蔡康永扮演三國大人物;為了提升三國電玩程度;為了更深入認識諸葛亮、關公、趙雲還有其他英雄;還是為了補充人生智慧、政商謀略……《歡樂三國志》都可以一次輕鬆搞定!
  ◎眼見為憑V.S.陷阱
  諸葛亮設計姜維的這場戲很有趣,場面很大,諸葛亮花了很大的力氣和很大的排場,安排了一場『不可能的任務』,演了一場戲,把姜維逼到角落,讓他自己投降。
  姜維雖然可以輕意看穿諸葛亮的戰術,可是他還是落入諸葛亮的陷阱中。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為什麼這麼聰明的人,還會掉入陷井中?
  人是適應環境的動物。很容易就掉進『眼見為憑』的陷井。我們很容易相信我們所看見的事。就像拉斯維加斯的魔術表演,全部的人都知道這是假的,可是當他在你面前表演,你被安排為觀眾時,把東西丟到你背後,因為手法巧妙的紉故,所以雖然所有的人都看見了,可是就是只有你自己沒有發現。這樣的事情像是蔣幹勸降蔣幹或者是夏侯楙、姜維……許多人都經歷過。他們都曾經進入了一個被安排的環境,由於他親眼見到的,因此他們相信,於是上當了。
  構成捕獵動物,或者是人生陷阱幾乎都有三個相同的要素,第一,一定有一個誘餌。在我們的故事中,『要成功』是蔣幹的誘餌,『媽媽』是姜維的誘餌;第二,它是one way(單一的路),只進不出,當姜維衝進了冀城,他就再也走不回去了;第三,你的路愈來愈窄,你會越做覺得越不舒服。
  以人生的階段來看陷井,逃離陷井唯一的方式是當你認知到這三種條件在成形時,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停下來。碰到誘餌,你可以選擇不要。如果蔣幹不要那麼在乎成功,那他可以選擇和周瑜喝喝酒、聽聽情報、到處問問民情走走,或許他就不會造成後面的失敗。碰到one way的路線,不管誘惑有多大,你可以選擇不走。這幾乎是唯一的方式。否則,到了覺得越來越不舒服的階段,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要設計這樣的一個環境其實是很容易的。我在一篇故事〈漸漸〉提到的,陪酒的女大學生,最開始應徵的是會計,後來發現端盤子的薪水比較高,端盤子端久了,發現坐下來陪客人聊天的薪水更高,兩者的差別只是一個將盤子端進去,一個坐下來陪客人聊天;坐下來聊天和又發現出場收入更豐富,差別也不大……漸漸地,人生的路愈走愈窄,終於很難再走出來了。
  什麼樣的人可以突破這些天生的迷障,比較不容易掉入眼見為憑的陷阱中?恐怕大家都很困難。你必須提昇自己的格局,讓自己的格局遠遠超越單一的時空與環境,有更多元的世界與友。如此,你就可能多出不同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這樣一來,也就比較不容易掉入生命的陷阱之中。
  ◎圍棋式思考V.S.象棋式思考
  諸葛亮的思考是屬於圍棋式的思考,而不是象棋式的,諸葛亮收服姜維和馬超用的是同格局式的思考,按步就班地計畫進行,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讓馬超、姜維落入進退兩難的地步。圍棋式的思考是諸葛亮主要的思考方式。不像象棋一顆一顆就對方的子吃掉,圍棋式的戰略是一次要想到十步、二十步以後的情勢與攻防戰。在可預見的未來把敵人逼到死角。
  諸葛亮一路走下來遭遇到的人,像是劉備、關羽、張飛都是多半是屬於象棋式思考的人,他第一個遇到圍棋式思考的人是司馬懿。因此當諸葛亮一對上司馬懿,高手過招一對決,表面上平靜無波,可是雙方遠在二、三十步之外已經決戰得你死我活了。
  看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對決,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要懂得欣賞雙方幾十步以前的思考,司馬懿一出場,就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將孟達殺掉。這樣的俐落的出場,其是一種示範,擺明了『你諸葛亮做得到的事,我司馬懿一樣做得到』,可憐的孟達本身並不知道自己在最危險的位置上,沒多久就在盤面中就看不到蹤影了。
  諸葛亮和司馬懿勢均力敵。出兩人你來我往之間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空城計』了。這兩個高手在一個虛擬的空間對打。諸葛亮是個不冒險的人,從他北伐選擇走祈山就可以知道他的個性,於是司馬懿以這個性情來推測諸葛亮的每一步棋,和每一個動作。在西城門口,雖然諸葛亮擺出很優雅的畫面,可是司馬懿想的卻是:進攻——埋伏——被捉——砍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於是決定撤退!
  也只有這兩個人才會出現這種過招方式。如果諸葛亮遇到的對象是司馬師、司馬昭,他就輸定了,諸葛亮硬捉著司馬懿打三十幾步棋以外的虛擬戰爭,在一般人眼中可能覺得只是玩比大小的賭注一樣。可是只有這兩個人相遇,才可能會出現這種讓人擊掌叫好的演出。一個善於下圍棋的人,能找到一個像這樣的對手,是十分過癮的。想想,諸葛亮應該尊敬司馬懿的,因為當所有的旁人還看這盤棋看得得一頭霧水時,司馬懿已經起身承認自己輸了。
  ◎馬謖事件V.S.人才培養
  諸葛亮是一個稱職的軍師,可是在砍馬謖這件事情上,卻是值得討論的。
  論人才,馬謖和魏延不比姜維差。馬謖在打南蠻戰爭時曾提出收服人心的方法,可見他他也是屬於格局式思考的人;相較於姜維,他只是看穿了諸葛亮的策略而已,並沒有在之面的戰爭中展現過的大格局。雖然姜維是孝子、是個認真的人,但這些不能證明他比魏延或馬謖更強。可是諸葛亮竟然處處不理會魏延的意見,斬殺馬謖,致使這些有才華的年輕人不是叛變,就是被殺。
  諸葛亮斬馬謖是因為馬謖在街亭犯了大錯誤。可是諸葛亮沒有考慮到,所有好的將領,都是在錯誤之後成長的。諸葛亮在用人孔急之際,竟然不給馬謖成長的空間或機會。我們發現諸葛亮在帶團隊時,是以他一個人的智慧為中心,讓其他人配合他。因此,沒有太多主見的武將和他配合的最好,例如趙雲,像機器人一樣的接受程式、命令,毫無條件的相信諸葛亮,反觀關羽,只要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就會和諸葛亮處得不是很愉快。
  諸葛亮這樣的風格,很快的出現了管理上的問題。他偏向法家,完全是用法令來管理團隊,重視紀律。以現代的管理風格來說,如果放在以或出版業、廣告業、媒體或知識產業的公司,這種管理就顯得格格不入。真正有創意的人,或許應該讓他們去嘗試失敗,透過失敗而成長。諸葛亮的知識只累積在他的腦袋中,別人除非服從他的命令,否則完全無法使用。因此知識分子跟著諸葛亮的人,不容易有成長的空間。魏延和馬謖是比姜維更對的人才,可惜但是諸葛亮並沒有讓他們成長,以致於到了諸葛亮晚年時,只剩下蔣琬、費禕等官僚體制下出來的人,只有防守而沒有攻的能力。諸葛亮太相信自己,以至於沒有好好去安排知識的累積和人才的成長,因此諸葛亮在知識產業上的管理是需要檢討的。
  他斬馬謖所掉的淚,與其說是看錯人掉淚,還不如說他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在往後他身體日益走下坡,開始要找人接替他時,只好把所有的知識像拷貝教科書一樣,硬生生地丟給姜維。我們知道人的成長不是光靠書本上的知識就夠的。也因此姜維後來的表現永遠只在戰術上發揮,很少在格局上有什麼不同的創新。這一部分,或許諸葛亮應該付一點責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