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音乐专辑 > 马友友:芝加哥丝路之旅

马友友:芝加哥丝路之旅_音乐专辑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马友友:芝加哥丝路之旅

表演者: 马友友 (Yo-YoMa)

介质: CD

唱片数: 1

条形码: 9787799425535

ISRC(中国): CNE040741200

专辑简介


《马友友:芝加哥丝路之旅》专辑录制于芝加哥管弦乐厅在2007年4月间场场爆满的音乐会现场,总共收录八首乐曲,由来自中国、阿根廷、伊朗以及黎巴嫩等国当今最负盛名的作曲家创作,除了丝路合奏团成员传统乐器精彩绝伦的演出外,这一次还加入了芝加哥交响乐团,完美呈现东西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体现传统与创新的最佳典范。
  
  
  
  ★马友友与SONY Classical强强联手推出丝路音乐系列第三张专辑!
  ★专辑录制自马友友2007年4月间于芝加哥管弦乐厅举行的“丝路合奏团”音乐会现场!
  ★收录由来自黎巴嫩、阿根廷、伊朗以及中国等国当今最负盛名的作曲家创作的八首乐曲!
  ★马友友、“丝路合奏团”顶尖民族音乐演奏家、Miguel Harth-Bedoya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出演!
  ★完美呈现东西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体现传统与创新的最佳典范!
  
  我们顺着回家的路,几个小时之后即将来到总是带给人惊喜的芝加哥。这是一座摩擦着神灯,接着就会出现一个神灯精灵,永远创造与成就出新的不可能的城市。偶尔到来的访客别指望跟上芝加哥的脚步,她比自己预料的成长速度还要快。她永远推陈出新,你所见到的永远不会是芝加哥的最后面貌。──马克·吐温,《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
  
  一直勇于突破形式、并且持续尝试在不同文化中激荡出火花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带领着“丝路合奏团”里顶尖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将东方丝路音乐风情带到了美国大都市——芝加哥。马友友的丝路音乐系列第三张专辑《芝加哥 - 丝路之旅》见证了这个为期一年的东西音乐交会之旅,纪录了其中精彩时刻!
  
  让“丝路计划”在芝加哥实现,是马友友长久以来的梦想。这个让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惊艳,有着悠久改革历史,多元化并具有远见的城市毫无疑问地成为“丝路计划”的最佳选择。长达一年的活动中,“丝路合奏团”与芝加哥交响乐团、芝加哥美术馆以及芝加哥市文化局合作,推出约两百五十场演出、展览、演讲、研讨会、亲子节目、校内演出以及丝路主题相关活动;“丝路合奏团”音乐会(包括在千禧公园举办的免费小区性开幕与闭幕式)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民众,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种族的人们发现比以往更多的共通点。马友友与他杰出的音乐伙伴们毫不吝啬地在舞台上贡献出他们的音乐才能,开启了许多足以永远改变生命的对话。
  
  马友友简介
  国际顶尖的旅美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Yo-Yo Ma),从他广泛而多元的音乐事业,不难理解其不断寻求与听从不同的对话方式,以及对个人的艺术成长求新求变的态度。无论是演奏新乐曲或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和好友一同演出室內乐、与年轻的音乐家及听众接触、探索西方古典传统外的文化及音乐型式,马友友努力从中找寻能激发想象力的元素。
  
  马友友紧凑的音乐会行程,包括与全球知名乐团协奏演出、个人独奏会及室內乐等。与不同的演奏家合作都能为他带来不同灵感,合作过的音乐家包括艾克斯、巴伦波因、爱森巴哈、潘蜜拉-法兰克、柯汉(Jeffrey Kahane)、Young Uck Kim、拉雷多、巴比-麦菲林、艾格-梅耶、摩里斯(Mark Morris)、欧康纳、彼德-塞尔金、史坦、史托兹曼、史塔特(Kathryn Stott)等。藉著与音乐家之间的互动,超越单一音乐风格的界限。他最大的目标就是将音乐化为一沟通的语言,跨越世界不同种族,拉进人与人之意距离。为达成此目的,他更投身研究国乐、中国传统乐器、非洲卡拉哈利的丛林音乐等。
  
  他对音乐的兴趣还不仅只于此。马友友日前刚成立“丝路”专案,要将古丝路商队(从东亚至欧洲,包括印度、西藏、波斯、希腊等地)的文化、艺术、人文等重新介绍给世人。为了使古丝路国家文化遗产重见天日,并找寻代表此地传统的声音,专案小组特到丝路行经国家勘查,而“丝路专案小组”将作为往后相关文化、教育计划的资料库。马友友除策划本案,也将演奏特別为“丝路”而创作的新曲(包括为“丝路合奏团”所写的协奏曲)。新力古典也计划发行三张“丝路”专辑,其他如“丝路网站”等多媒体呈现方式也会一并推出。这项创新的“丝路”计划也将参与2001的“萨尔兹堡音乐节”,及2002年“史密斯桑尼亚民俗音乐节”的演出。
  
  1997年,马友友费时多年完成一项将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结合多种表演艺术的创新诠释。內容不仅包含他本人在世界各地音乐会演出、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重新录音,更重要的是以“巴哈灵感”为题的內涵。演出共分成六部影片(六部组曲各一),以巴哈的音乐为出发点,再各自与马友友所激发的灵感结合,和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包括花式滑冰好手托薇儿与狄恩、花园设计师梅瑟维、导演伊果杨和吉拉德)创造出新风貌的巴哈。影片在“公共电视台”及全球各大电视网播出,获奖无数,包括两项艾美奖、加拿大双子星奖16项提名及许多国际影展大奖,由新力古典发行录影带。
  
  为发展大提琴演奏曲目,马友友时常演奏20世纪较不为人知的大提琴曲,许多现代作曲家皆为他量身订做新乐曲。曾为多位作曲家的新作首演,其中包括艾伯特(Stephen Albert)、丹尼波尔(Richard Danielpour)、哈比森(John Harbison)、柯希纳(Leon Kirchner)、李伯森(Peter Lieberson)、卢塞(Christopher Rouse)、盛宗亮、谭盾、约翰-威廉斯等。这些不仅是为他而写的作品,马友友在作曲家的创作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
  
  马友友为新力古典的专属音乐家,录制过近50张专辑风格不一(曾获13次葛莱美奖),显示他的音乐兴趣层面之广。除了古典音乐的大提琴曲目,他也录制许多由他首演的新作品及专为他所写的乐曲。此外,他多项跨界的录音如与巴比-麦菲林合作的“天籁”、与麦尔和欧康诺合作的“民歌的马友友-阿帕拉契圆舞曲”、演出皮亚左拉作品的“探戈灵魂”等,皆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2000年春将计划发行“阿帕拉契圆舞曲”的续篇“阿帕拉契之旅”。其最新录音发行“繁花似锦巴洛克”,收录重新编曲后的巴哈咏叹调、包凯利尼的协奏曲等,并由库普曼指挥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统乐团担任管统乐演奏(马友友的史特拉第瓦里大提琴为巴洛克時代乐器),另外一张“Solo”则收录柯大宜、大卫-怀德、齐尔品、盛宗亮等人作品,还包括新编曲独奏版的欧康诺“阿帕拉契圆舞曲”,整张专辑以无伴奏演出,作为他另一项“丝路”计划的前奏曲,当中以不同文化的角度,表现漂泊与紮根、创新与传统等不同主题。尽管马友友横跨多种音乐领域,他仍保持古典音乐最畅销音乐家地位,新专辑一发行便立刻打进“告示牌”古典音乐畅销名盘,并能在前15名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有四张专辑同时在榜上的記录。
  
  01 Arabian Waltz(阿拉伯华尔兹)
  02 Night of the Flying Horses(飞马之夜)
  03 Galloping Horses(赛马)
  04 Song of Eight Unruly Tipsy Poets,from Poems from Tang(《唐诗四首》之饮中八仙歌)
  05 Shristi(史丽丝提)
  06 The Silent City(沉默之城)
  07 Ambush from Ten Sides for Pipa,Sheng,Guitar,Cello and Orchestra(十面埋伏)
  08 Vocussion (人声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