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音乐专辑 > Bloch: Concerto Grosso Nos. 1 & 2; Schelomo

Bloch: Concerto Grosso Nos. 1 & 2; Schelomo_音乐专辑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Bloch: Concerto Grosso Nos. 1 & 2; Schelomo

流派: 古典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Audio CD

发行时间: 1991-05-10

唱片数: 1

出版者: Mercury

条形码: 0028943271820

专辑简介


唱片名称:布洛赫《大协奏曲》二首,大提琴和乐队狂想曲《所罗门》
  唱片公司:Mercury
  唱片编号:432 718-2
  独奏(唱)艺术家:
  演奏乐团:伊斯特曼-罗彻斯特管弦乐团
  指挥家:汉森
  出版时间:1991
  播放时间:63:05
  类别:管弦乐
  【布洛赫】(Ernest Bloch 1880-1959)
  瑞士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厄内斯特?布洛赫在l880年7月24日生于日内瓦(Geneva)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个小钟表商。早在少年时期,布洛赫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写出了一部《东方》交响曲(1895年)。在青年时期,他曾在日内瓦、布鲁塞尔、莱因河畔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地师从瑞士作曲家雅克一达尔克罗斯(E.Jaques-Dalcroze, 1865-1954)、比利时作曲家伊萨伊(E. Ysaye,1858-1931)、德国作曲家克诺尔((I.Knorr, 1853-1916)、奥地利作曲家图伊尔(L.Thuille,1861-1907),接受音乐教育。
  布洛赫属于犹太种族、生在瑞士、长期居住在美国,可是犹太种族也好,瑞士或者美国民族也好,除了它们的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之外,并没有留下多少可以继承的东西。也就是说,它们没有可以同德国对于奏鸣曲和交响曲的长期培植、英国的牧歌和独唱歌曲、或者意大利的大合唱和歌剧相提并论的东西。因此,可以说布洛赫是一位没有民族传统可资借鉴、白手起家的作曲家。但在布洛赫早期的作品,如《C小调交响曲》(1901-1902年)、音诗《冬——春》(1905年)和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的歌剧《麦克白》(1910年)等作品中,或多或少表现出他对理查?施特劳斯、德彪西、莫索尔斯基等作曲家的崇敬。但这些作品也是很有成就的。法国作家、音乐学家罗曼?曼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于1915年听了布洛赫的《C小调交响曲》后,就曾对作品的魅力和热情气质大加赞叹,将其誉为“近代学派中最重要的创造之一”。
  物质上的困难曾一度迫使布洛赫转向他父亲的行业。1910年以后,布洛赫才得以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并开始扩展到指挥、讲学和授课。这一时期正值勋伯格的《月迷彼埃罗》(1912年)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1913年)相继问世的年代,同样也是布洛赫的音
  乐方向及风格发展的关键时刻。他开始背离当时的音乐趋势和程式,以便倾听他的“内心的声音”,用作曲家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种远远胜过冷静、枯燥的理智的天性,一个似乎是来自离我很远、离我的父母很远之处的声音?????一个当我阅读《圣经》的某些章节——《约伯记》、《传道书》、《诗篇》、各种先知书——时,在我心中震荡的声音”。这段时期他创作出了《三首希伯来诗》、《诗篇》、《以色列》交响曲、希伯来狂想曲《谢洛莫》等具有犹太气质的作品,并逐渐形成了某种显然具有希伯来民族特征的音乐语言。虽然在近代音乐史上,涌现了一批诸如梅叶贝尔、门德尔松、鲁宾斯坦、马勒等著名犹太作曲家,但作为成功地使纯粹的希伯来道德思想在音乐中升华的作曲家,布洛赫仍属绝无仅有。
  1916年,布洛赫以指挥家的身份来到美国,并于1924年入美国籍。他曾先后执教于纽约(1917-1919年)、克利夫兰(1920----1925
  年)和旧金山(1926-1930年)音乐学院。这段时期内布洛赫创作了《中提琴组曲》、《大协奏曲》、史诗狂想曲《阿美利加》等作品。1930至1938年间,勃洛赫曾在法国、瑞士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居住。1939年他又回到美国,最初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后定居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附近的艾格特海滩,直至1959年7月15日逝世。
  【所罗门(大提琴与弦乐队演奏的希伯来狂想曲)】BLOCH: Shelomo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在布洛赫移居美国以前,他访同了瑞士的大提琴家亚历山大?巴尔扬斯基,在巴尔扬斯基家中,布洛赫见到巴尔扬斯基夫人所塑造的所罗门王的塑象。这就是布洛赫《希伯来狂想曲》的灵感的来源。这首曲子创作于1916年1月及2月,在日内瓦。
  1917年布洛赫到达美国不久,写信给波士顿交响乐团的节目单注释者菲利普?黑尔,解释了他写作《所罗门》及其他有犹太灵感的作品的用意。
  布洛赫写道:“试图再现‘犹太’音乐或将作品建立在多少是正宗的犹太旋律上,这不是我的企图,也不是我的愿望。我不是考古学家。我认为首要的是写美好的,真正的音乐,我的音乐。我感兴趣的是犹太人的灵魂,复杂、热情、不安的灵魂。我感到它们在整部圣经中震颤;犹太长老的精神饱满和天真;在先知书中明显预示的暴力行为;犹太人对正义的狂热的爱;耶路撒冷传教士的绝望;《约伯记》中的悲痛和广大无垠;《雅歌》的声色肉欲;所有这一切在我们身上都有,这一切在我身上都有,并且是我身上较好的一部分。这一切就是我尽力想在我心里听到的,想在我音乐中再现的,这是在我们灵魂深处蛰伏着的可敬的种族感情。”
  在《希伯来狂想曲》中,布洛赫不仅用多彩的管弦乐来暗示所罗门王的富足与豪华,还用独奏大提琴的细弱音调代表这位哲学家国王。这狂想曲是一首自由曲式的单乐章大提琴协奏曲。
  在似华彩乐段的引子中,大提琴在具有不均匀附点节奏特点的乐句中先现了深深动人的主要主题,半音极多,听起来几乎是东方的。这是耶路撒冷传道者的声音,这高贵的希伯来人一直被认为与所罗门王是同一个人,这位统治者己经理解了人的力量及享受,他反省后,发现一切全是空虚。“虚空的虚空”。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味;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引.自《传道书》第一章)
  主题的基本形式由乐队的整个中提琴声部引入,这是一系列交响发展的基础,在管弦乐灿烂的欢腾与粗野的进发的时刻,我们可以听到大提琴中的悲观的声音,怀疑、绝望,最后降到了乐器的最低音区,结束在深沉的没有解答的问题上。
  《所罗门》的多彩配器要求短笛、长笛三、双簧管二、英国管、单簧管二、低音单簧管、大管二、低音大管、圆号四、小号三、长号三、大号、定音鼓、小鼓、铃鼓、大鼓、铙钹、锣、钢片琴、竖琴二、独奏大提琴以及常用的弦乐器。

曲目


Schelomo: Hebraic Rhapsody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