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音乐专辑 > DEBUSSY: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m faune/Nocturnes/La Mer

DEBUSSY: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m faune/Nocturnes/La Mer_音乐专辑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DEBUSSY: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m faune/Nocturnes/La Mer

又名: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夜曲、大海

表演者: Ashkenazy/Cleveland Orchestra

流派: 古典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CD

发行时间: 1987

唱片数: 1

出版者: DECCA - LONDON

条形码: 4988005046789

专辑简介


作曲家简介:
  克洛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
  1862年8月22日出生在圣日尔曼昂莱。他的父亲是个小商人,曾参加过巴黎公社武装起来。德彪西从小随父母学习音乐,十一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毕业后,任俄国富孀梅克夫人的家庭音乐教员,并随她出访过许多国家。1884年,德彪西因创作大合唱《浪子》成功而获得罗马奖金,被送往罗马深造。
  德彪西早期作品继承浪漫主义传统创作的手法。自从他接触俄罗斯“旨力停车”作品,并在“万国博览会”上听到东方音乐之后,深受启发。后来,他对印象主义绘画及诗歌发生兴趣,决心在音乐上创造新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和印象派绘画手法相似,即是用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种气氛或反映人对某一自吹自擂接触时头脑里产生的印象。他把和声作为丰富色彩的一种手段,经常省略三和弦,多用九和弦、全音音阶、七和弦的平行进行和四度、五度的空泛音。他还有意识地冲破常规节拍,用比较自由的节奏、宽广的音域。在德彪西的创作中,注重色彩性,布局十分细腻,从而扩大了音乐的表现手段。在德彪西的影响下,很多作曲家接受了他的观点,象拉威尔、杜卡都是印象乐派的代表人物。
  德彪西的作品主要是钢琴曲,管弦乐不多,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意象》、《夜曲》、《大海》,《前奏曲集》等。此外,他还作有论文集《克罗士先生》等。
  1918年3月15日,德彪西在巴黎死于癌症,享年五十五岁。
  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作品简介:
  《牧神午后前奏曲》
  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从这个标题可以知道,他的音乐是受他的朋友斯蒂芬·马拉美的著名诗篇启发而写的《牧神午后》。虽然这首短小的音诗以其异国情调的旋律和难以捉摸的和声使许多听众困惑不解,但是,另人感到惊奇的是,它获得了普遍的赞赏,始终是作者最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杰作之一。
  作品分三个段落。
  开始,由一支长笛吹奏出一段牧歌风的音调,这个曲调在乐曲里反复出现。它在不断变化的伴奏陪衬下,给人一种飘浮不定的、梦幻般的意境。
  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它的曲调甜美、热情。描绘牧神和维纳斯女神在一起的情景;其它木管和弦乐接着奏出更加优美的曲调,表现牧神生活在甜蜜的爱情之中;梦境里发生的一切,一个一个地消逝了。牧神又回到朦朦胧胧的睡意之中,他感到疲倦、孤独。
  最后,竖琴下行音引出圆号和弦,结束全曲。
  《夜曲》
  作于1897—1899年。这首作品据说是受怀斯勒《黑色与金色的夜曲与焰火》(作于1874年)及斯因邦的诗《夜曲》(作于1876年)的影响,德彪西自己这样说明:“夜曲的标题,在这里应作较一般性,尤其是较富装饰意味的解释。它不采用夜曲惯有的形态,而以特殊的印象与光影为焦点,烘托出所包括的所有意象。”其中共包括《云》、《节日》和《海妖》3段,均为3段体。《云》为以淡彩描绘而成的一种前奏曲。《节日》为谐谑曲风格,其热闹气氛是五度音程充满活力的伴奏音型引导下呈示的主题。当竖琴的上行滑奏有如烟火般灿烂辉煌时,天上有云彩在移动,最后是一支队伍的走近,主题回想后,队伍远去,倦怠随之而来。《海妖》以波状旋律的女声合唱为主要主题,合唱无歌词,只是一种发音,它表达的是女妖那种妖惑而又独具魅力,足以使船只沉没,水手置于死地的神秘力量。德彪西对这3曲的解说为:“《云》是天空中常有的情景,柔软,洁白如絮,消失于灰色的苦恼之间的云。它悠缓、宁静的移动姿态仿佛就在眼前。《节日》如耀眼炫目的强光突然涌现,以独具舞蹈气氛的旋律、节奏来表现。有插入乐句表示参加节日庆典而加入其中的游行(眩惑如梦般的幻影)。游行的基调以后仍连续不断地出现,这是节日庆典,由音乐和整体节奏呈现华丽灿烂而又尘土飞扬的热闹节庆场面。《海妖》里可以听到海的音乐,以及无限细致的节奏。在月光映照下,海面波光粼粼,远远可以听到海妖的神秘喧闹的歌声。”
  《大海》
  作于1903—1905年,在此期间,德彪西先在其妻丽莉家开始动笔,1904年他抛弃了丽莉,与艾玛私奔泽西岛,在艾玛身边完成了配器。德彪西认为,此曲创作源于记忆:“大海为什么在冲刷着布尔果尼的斜坡?我拥有数不清的记忆。这些在我的感觉里比实景更有用。因为现实的魅力对于思考,一般来说还是一项过于沉重的负担。”“谁会知道音乐创造的秘密?那海的声音,海空划出的曲线,绿荫深处的拂面清风,小鸟啼啭的歌声,这些无不在我心中形成富丽多变的印象。突然,这些意象会毫无理由地,以记忆的一点向外围扩展,于是音乐出现了,其本身就自然含有和声。”《大海》所含3首交响素描分别为:1.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从大海在黎明时的安详开头,由一个描述海妖的简单双音开始展开部,其中多天空与云彩、阳光在海上千变万化的光影的描述。近结束时,有一个平静的众赞歌乐句。2.浪的嬉戏,表现海的戏谑的盛怒中,水花涌现出的各种色彩。3.风与海的对话,似乎暴风雨将至,但又一切猝然沉寂。只听到远处而来,越来越强的海妖之歌,最后众赞歌在欢腾的高潮中重现。巴托克认为,“德彪西在《大海》中,构思出一套新的发展方式,其呈示和发展的观念共同存在于不断涌出之中。这种涌出使作品无须乞灵于预先设定的任何形式,只凭借它本身的力量向前推进。”巴托克认为,《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有一个诸动机依次出现,成为无从把握的半连的导入部,形成乐章的基本要素。不同寻常的调性,形成相互依存的调性关系,赋格式主题形成多重要素组合的“混合型调式”,像是表现大海呼吸的节奏。《浪的嬉戏》中,“就像是澎湃的波浪卷起的形态,其音乐时间几乎完全无法捕捉。它借不断的轮流来延续,看似要溃解,消失,不断又再度涌现。”《风与浪的对话》以引进分化的手法,表现两种力的关系。“明示出构造上的意义”。
  (以上资源来自互联网,谨此表示感谢)

曲目


1,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m faune/牧神午后前奏曲
Nocturnes/夜曲
2, Nuages/云
3,Fetes/节日
4,Sirènes/海妖
La Mer/大海-三首交响素描
5,De l'aube à midi sur la mer.Très lent/海上—从黎明到正午
6,Jeux de vagues.Allegro/浪的嬉戏
7,Dialogue du vent et de la mer/风与海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