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音乐专辑 > Maria de Buenos Aires

Maria de Buenos Aires_音乐专辑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Maria de Buenos Aires

又名: Astor Piazzolla /

表演者: Astor Piazzolla

专辑类型: 专辑

介质: CD

发行时间: 2000-10-09

唱片数: 1

出版者: Astor Piazzolla Coll

条形码: 0731383560224

专辑简介


专辑简介: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丽亚》是阿根廷探戈大师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 1921-1992)的唯一一部探戈歌剧,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探戈歌剧。这出歌剧剧本是由乌拉圭诗人、剧作家欧拉帝沃·费雷(Horacio Ferrer)所撰写。如同许多南美洲作家,他从小就喜欢探戈,甚至学习过手风琴,并对皮亚佐拉的作品迷恋不已。
  一九五五年他结识皮亚佐拉,一九六七年与朋友录制诗集《探戈跳浪漫》(Romancero canyengue),引起了皮亚佐拉的注意与赞赏,认为费雷在文字上所做的正是他在音乐上所做的事,于是皮亚佐拉提议两人合作,共同构思一出能够在音乐与诗歌的舞台上表演的歌剧。
  很快地,费雷就写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丽亚》一剧,内容叙述一位在酒店及妓院度过一生的女子,贫病逝世之后在冥府徘徊,最后由一位同情她的幽灵将重生的玛丽亚带回人间。玛丽亚是神酒醉时创造出的女子,但不同于圣母玛丽亚,她被神遗忘了,没有得到神的眷顾。重生的玛丽亚是一个小女孩,既是她也不是她自己,因为“不论昨天或明天,她都已是受洗的玛丽亚”。玛丽亚融合了善与恶、爱与恨,象征着每一个人类的命运,使这出戏剧达到一个形而上学的层次。在这出戏中,费雷融合南美洲特有的魔幻写实及超现实主义手法,交错幻想与现实,将观众带至一个氛围特殊的世界。幕一开始是全黑的,之后也一直维持暗黑色调,场景设定在一个「不存在的沙龙」,墙壁斑驳剥落、家具歪斜受损,表现出破旧昏黄的酒馆氛围;一群人在这里饮酒、唱歌、跳舞,而不同于传统歌剧乐队都在舞台下,这出探戈歌剧的乐队在舞台布景的右后方角落,看起来就像沙龙里的乐团,成为舞台中的一景。玛丽亚就在这里舞蹈、歌唱、死亡、游荡、重生。
  费雷并建议皮亚佐拉采用各种探戈作曲形式,包括传统、浪漫、歌曲、现代探戈等,除了探戈还加上华尔兹、迈隆加舞曲(Milonga)等曲式,皮亚佐拉更运用了古典音乐曲式,例如叙事曲、赋格、触技曲、奏鸣曲、咏叹调、浪漫曲、弥撒曲等等,使得整出歌剧展现出多元丰富的风格;配器上采用手风琴、弦乐、钢琴、长笛、打击乐器,音响华丽,创作出声部立体分明的效果。
  皮亚佐拉这出小歌剧最重要的当然首先是音乐,尤其少不了手风琴,探戈加重手风琴的表现是皮亚佐拉的特色,初期探戈并不重视。所以很有趣的,剧情中出现幽灵咒骂手风琴手,说他引诱、糟蹋、伤害了玛丽亚,使她成为堕落的天使,气愤地将手风琴摔成两半。由于这出歌剧不只是述说玛丽亚这位女人的一生,还隐喻探戈这项艺术的诞生与衰灭,所以这一幕显得反讽十足。
  歌剧中出现的有趣角色还包括「精神分析学家」(这可能是歌剧史第一次出现精神分析学家角色),一群精神分析学家在诙谐的军乐般的音乐背景中出现,像小丑般使用各种道具分析玛丽亚,可是仍然无法解释,没有记忆与躯体的玛丽亚的影子记忆错乱的现象。他们给她的诊断是:「一撮盐覆盖的胸膛之中,只有虚无在内部注视着,连虚无都为妳哭泣!」最后在精神分析学家的咏叹调与玛丽亚的答唱中,玛丽亚想起自己神秘的身世与预言,想起无尽灰暗的往昔,自己的出生与死亡似乎都是在神秘的力量命令之下而发生。之后幽灵便预言玛丽亚的复活。她开始孕育新生命的种子,宣称自己要生育孩子,即使没有人愿意让她生出,即使她能带给世界的只是一双「没有生命的靴子」。
  探戈的历史,原来是非洲原始部落将死者埋葬时,在周围围成圆圈跳的祭祀舞蹈,所以探戈之中才会常常流溢出忧伤之情。探戈一字字源则是「丛林之神」或「雷电之神」(Jungle)。后来到了南美洲,男子在聚会中跳舞,手放在背后,其实手中藏了小刀,是为了避免敌人出其不意的袭击,最后却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男舞者对女舞者绅士般深情款款的注视。
  由于皮亚佐拉认为探戈是从耳朵接收的感动,胜过肢体的舞蹈抒发,所以早期并不受传统探戈卫护者认同,直到他创作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丽亚》这出探戈歌剧,才被认为真正掌握探戈精髓,奠立了他在探戈历史上的地位。所以在费雷的剧本完成之时,他觉得非常欣喜,因为一般人都以为他只创作器乐曲,于是他就以这出歌剧证明他也能写探戈歌曲。不过由于费雷是超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极富象征意味,文本隐晦难解,即使是西班牙原文也不易懂,歌词本身又抵抗翻译,欣赏时难免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连精通西班牙文与英文的指挥家鲁道夫-沃藤,也坦承他花了三个月才能较为理解歌词的意涵。所幸故事架构单纯,音乐与舞蹈又极其吸引人,所以推出以来广受喜爱,已经成为现代非常受到欢迎的一出歌剧。
  小提琴家基东·克莱曼(Gidon Kremer)向来对推广皮亚佐拉的作品不遗余力,延续对皮亚佐拉探戈音乐的狂热,当他知道这出作品时,就下定决心完成这首曲子的录音。他认为这是皮亚佐拉最为重要的一出作品,地位如同C大调《伟大》交响曲在舒伯特的作品中的重要性一般。虽然它是「小歌剧」(Operita),在形式上不能算是完全的歌剧,但仍然无损于它的杰出与创新。
  克莱曼邀请原剧作家费雷担任剧中的「幽灵」一角,使得剧本在诠释上有可靠的说服性。他邀来两位当代权威的探戈歌手Julia Zenko、Jairo担任独唱者,并请探戈编曲高手、俄国作曲家德西亚尼克夫(Leonid Desyatnikov)将全剧配器改编,使编制更为精简。由于合作的音乐家来自各个国家,沟通语言甚至多达八种,但是他们都同样地被音乐中强烈的情绪与张力深深吸引,玛丽亚从死亡得到重生,探戈这项艺术也得到新的形式与更为深刻的内容。

曲目


1. Act I, Scene 1: Elevation
2. Act I, Scene 2: Theme Of Maria
3. Act I, Scene 3: Theme Of Tito
4. Act I, Scene 4: Ballad For A Little Crazy Organ
5. Act I, Scene 5: Milonga Of The Annunciation
6. Act I, Scene 6: Milonga Carrieguienne
7. Act I, Scene 7: Fugue And Mystery...
8. Act I, Scene 9: Valseado Poem...
9. Act I, Scene 11: Mob Misery
10. Act I, Scene 12: The Funeral Contramilonga...
11. Act II, Scene 16: The Circus Of Analysts
12. Act II, Scene 17: Fugue And Mystery
13. Act II, Scene 18: At The Magic Bar...
14. Act II, Scene 21: Elevation II
15. Act II, Scene 22: The Final Alleluia
关键词:Maria de Buenos 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