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音乐专辑 > 歡樂三國志 6: 袁紹曹操的麵包戰爭

歡樂三國志 6: 袁紹曹操的麵包戰爭_音乐专辑


请输入要查询的音乐专辑:

可以输入音乐专辑名称或者关键词

歡樂三國志 6: 袁紹曹操的麵包戰爭

表演者: 侯文詠/蔡康永

发行时间: 20001006

唱片数: 2

出版者: 平安有聲出版品有限公司

条形码: 4717065000284

专辑简介


《三國》為什麼很『歡樂』?
  哪一本小說比《三國》更豐富有趣,更充滿智慧權謀,有更大場景、更多卡司?答案是沒有!所以侯文詠、蔡康永費盡心血、絞盡腦汁重新把古典的《三國》淬煉精華,說成老中青幼所有讀者都愛聽的現代『歡樂版』,讓大家統統一起來迷三國!
  不管你是為了聽史上第一次三國說書版;為了聽侯文詠、蔡康永扮演三國大人物;為了提升三國電玩程度;為了更深入認識諸葛亮、關公、趙雲還有其他英雄;還是為了補充人生智慧、政商謀略……《歡樂三國志》都可以一次輕鬆搞定!
  三國演義以往不管被呈現卡通或漫畫上,都過度強調了戰爭裡戰鬥的部份,打仗這件事時常被簡化成為打鬥和廝殺,這是很可惜的,其實在三國演義裡的戰爭,有很多是充滿了運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智慧,歡樂三國志第五集的『袁紹曹操的麵包戰爭』,很難能可貴的呈現了經濟條件的變化對戰爭的重要影響。
  ◎從電玩看歷史
  玩過『三國志統一天下』電腦遊戲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身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在戰爭的時候不只要知道如何打仗,也要同時讓阿兵哥有東西吃,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軍隊的人數就會越來越少,例如統治者原本派出去十萬大軍,可是因為食物不夠,其中可能有七、八萬餓死在半路上,等到要打仗的時候,剩下二、三萬餓得手軟腳軟的阿兵哥,一下子就被敵人打垮了。所以為了維持軍隊糧食的充足,統治者就得想辦法取得食物。於是在每次打仗之前,遊戲者必須不斷在自己的土地上種田,再用馬車把食物運到軍隊裡,一直等到儲備好足夠軍隊吃的食物,才敢發大軍出去打仗。
  這一點其實含有很值得深入思考的意義,因為台灣目前就是在一個稅收很窘迫的處境下。玩三國電玩的時候,當統治者的錢不夠要向人民徵稅,人民就會討厭統治者,倒向別的國家,所以就變成:統治者要不是很得民心可是國庫很窮,要不就是國庫很充足可是很被人民討厭。統治者著重了這個要素,就無法顧及另一個要素,這個衡量的標準依然是現在政治當中最原始的天秤。
  所以我們從三國裡面的戰爭,不只看到了戰鬥的元素,也看到了很多其他層面的元素。在有關三國的日本卡通中,幾乎都是把戰爭簡化成個人的打鬥,所以常可以看到張飛帶著武器很厲害的跳出來把敵軍一個一個殺死的場面。而『歡樂三國志』希望藉由三國演義裡的戰爭,讓讀者了解到其實打仗不等於單挑,戰爭當中有些因素還建立在其他的層面上。
  袁紹和曹操的官渡決戰有幾個層面,當中包括糧食的對決和維持補給線的完整度。我們之所以在這場歷史大戰中,費了很多心思去描寫這個部分,是因為在戰爭中如果沒有辦法掌握軍隊的實力,卻能夠掌握經濟因素,還是有可能打贏一場仗。官渡之戰一開始,袁紹有著比曹操雄厚的軍隊和經濟實力,所以能把曹操一路逼退,可是曹操卻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當中很重要的一項關鍵因素是袁紹的糧食總部烏巢被曹操毀掉,使整個情勢大逆轉。
  ◎袁紹的悲哀
  袁紹很不幸的幾乎從《三國演義》一出場就是被當成實驗裡的對照組,在多數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最後發霉的是他、爛掉的也是他。和曹操比起來,他代表的永遠都是本錢最雄厚,可是揮霍得最厲害、下場也最悲慘的角色。在袁紹掛掉的時候,我們特別為他辦了一次小小的紀念活動,讓死對頭曹操在他的墳墓前懷念他,因為他們兩個畢竟曾是站在一個相同的起跑點,在《歡樂三國志》第一集裡曾提到,袁紹跟曹操都同樣是政府官員,都有機會對宦官進行大屠殺而奪得軍權和政壇的實力,可是為什麼最後曹操走到這個地步?而袁紹淪落到那個地步?因為袁紹沿路上不斷用錯的人,發展錯誤的慾望,作錯誤的抉擇。《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其實是很有脈絡可循的想要呈現袁紹和曹操兩人的對比,可惜卻被埋沒在許多花俏的戲劇橋段下,以致於很少人會注意到袁紹的角色。從歡樂三國志裡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他們兩個人從相同的起跑點出發,可是在接下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曹操立刻展現了旺盛的熱情,他要打敗腐敗的董卓勢力;相對地,袁紹卻表現了他的貪婪和短視近利,他只想併吞他隔壁的那塊土地。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之中,曹操因此培養了聲望,而袁紹卻變成一個帶頭自相殘殺、接近流氓的角色,雖然他有著高貴的出身背景,可是他的作風變得卻越來越低賤。
  官渡戰爭之後,曹操面對袁紹留下來的文件櫃,櫃內許多當初曹營中投降袁紹的投降信,他的作法是一概燒毀不看。還為這些寫投降信的人想了一些理,說是當初袁紹那麼強盛,我那麼柔弱,我自己都沒有必勝的決心,何況別人?曹操展現出一種大領導者容人的胸襟與氣魄,相對於袁紹陣營中袁紹面對當初預言成功的田豐,不但不心存反省、感激,還為了面子問題,將田豐處死。這個領導風格明顯的比較,使得曹操有愈來愈多的文臣、武將,袁紹陣營卻愈發分崩離析。
  袁紹的風格也影響了他的屬下,他的家人;相對於劉關張三個結拜兄弟的深厚感情和對彼此的忠誠度,在整個袁紹家族的敗亡過程中,有血親關係的袁家兄弟,卻為了爭奪權利,不擇手段,彼此自相殘殺,這個發展顯然和袁紹眼中只看得到政壇最現實的利益息息相關。另外,袁紹的屬下也是超級愛鬥爭的兩個派系。如果把這個情況拿來跟赤壁戰爭的時候,東吳孫權手下文武百官分成的兩個派系相比,孫權手下的派系在需要要團結的時候,合作無間,放下自己的立場,為國家的前途奮鬥;而袁紹屬下的兩個派系卻是是一有機會就你整我我整你,鬥得死去活來,派系的利益,遠超過國家的利益。這些鬥爭,牽扯出了許攸、以及張郃的叛降,這些都直接導致了官渡之戰袁紹家族的失敗以及最後整個袁紹家族都敗亡。這個比較,又再度映證了一個事實:人,永遠是一個組織最重要的資產。當個組織內部的人失去了方向感,最優先的考量不再是組織本身的生存、發展時,一個組織的滅亡就開始了。
  袁紹家族滅亡的過程,展現了大型組織滅亡的原型與過程。如果把袁紹家族當作是一個病例來研究,這是一個相當典型的病例。所有組織、團體的衰敗與腐化的過程與條件,袁紹家族都具備了。聽歡樂三國志除了有趣、瞭解歷史故事以外,另一個好玩的出發點應該是思考歷史。換個觀點來想,如果你是袁紹,重新再來一遍,你會怎麼和曹操打這場麵包戰爭呢?
  ◎羅貫中眼中的『血親關係』
  中國人一直是一以家族為中心的文化。不管在官場、商場或學界,都常有以親人、宗族、同鄉為核心的派系。然而三國卻強調了人自己所認同的價值,往往比血親、關係還要重要。這是《三國演義》的很棒的地方。《三國演義》雖然表面上是誕生於保守的年代,可是作者羅貫中似乎暗示著血親是多麼不值錢的東西,血親是不能信賴的,血親是禁不起挑戰與考驗的,一個人只有在人間找到跟自己價值觀互相認同、性格上合得來的人,這樣的親才是真正固的親。像劉、關、張三兄弟這種素味平生的人結合在一起的兄弟之情,遠遠超過袁族家族的名門貴族血緣關係,我們可以說,袁紹是血親關係失敗的典範,他讓我們看到,我們一直相信的血源、親屬關係,並不見得是最可信賴的關係!在這方面羅貫中在這方面的價值觀是非常具有現代感的。
  ◎急躁與等待
  曹操一直是急燥的。可是在官渡大戰,曹操取得了優勢之後,袁紹變成了最急躁的人。相反的,曹操開始了優雅的等待與蠶食鯨吞的過程。郭嘉一次一次等待的建議,使得曹操不廢一兵一卒,等來了袁譚、袁尚的分裂。等來了公孫康送回來袁譯、袁熙的頭。這種風格讓我們瞭解到,打敗敵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外部打擊,另外一種長期地施予壓力,讓敵人從內部自行崩潰。從外部打擊不但所需的力量大,同時也容易引起對方內部的同仇敵慨。適用在己方資源相對有限,必需在短時間內獲得勝利時使用。相反的給予壓力,使對方造成內部崩潰的辦法,適用在己方資源相對強大,可以用蠶食鯨吞的方式,不急不緩地等待。
  在日本武俠小說中宮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的流巖島對決中,最重要的勝負因素就是急躁與不徐不緩的對決。不徐不緩是強者的風格,急躁與短促是弱者的表現。這在一個強調時間、強調效率的二十一世紀,曹操與袁紹的戰爭,恐怕是一個最好的反思。
  如果從個人的立場來看成敗,失敗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被打敗。另一種是無法承受壓力,自行崩潰。歷史上的失敗來自第一種類型的,恐怕沒有第二種類型來得多。這場戰爭讓我們認識到,最可怕的敵人,往往是自己。
  若不是郭嘉,這種強者的耐心與等待,是曹操過去所沒有的風格,難怪郭嘉過世,曹操特別懷念。曹操和袁紹的麵包戰爭,除了戰爭、麵包、人心這些元素外,還讓我們看到了時間。原來時間的節奏也是戰爭中非常重要的關鍵。
  從官渡戰爭中,我們看見了戰爭並不是只有廝殺、逞勇鬥狠的面貌,它所呈現的經濟層面、領導風格、心理的因素與時間節奏都是這場戰役中很特別的意義。從這裡,我們發現組織的強大,不再只是單純的武力或經濟力,幾百年前的章回小說中的觀點竟和當代最先進軍事學、管理學、組織學的思想不謀而合。這是三國演義叫人偑服的地方,也是官渡之戰在整個三國演義裡面,佔有很重要地位的原因。